慈悲为怀的僧人敲“木鱼”作甚
一入寺院,梵呗、木鱼声,一声声透过嘈杂的人群,震入人心,心缓缓归于平静。人们或许会怀疑:佛教讲慈悲,又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形来敲打呢?
>>>木鱼<<<
木鱼,顾名思义,木头做的鱼。古时候称它为木鱼鼓、鱼鼓,或者是鱼板。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,木鱼是最常用,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,不管是诵经礼忏,还是念佛上殿,都要用到木鱼。
>>>由来<<<
根据《增修教苑清规·法器门》记载:
从前有一位比丘,因为他违背师父的教诫,下一世便转生为鱼类。那条鱼在背上生了一棵树,于风涛激荡的时候,痛苦难忍,以至于流血。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经过,怜悯他所受的痛苦,就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。所谓水陆法会,就是供养四圣(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),施济六凡(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、天)的无遮法会。那位有罪的比丘仰仗那一场水陆法会的功德利益,才得以脱离了鱼身。他的师父依照罪僧的遗言,把他身上的那一棵树,刻成了鱼的形状,悬挂在寺院里,用以警示僧众们。
据《百丈清规》和佛教仪式须知说:
相传云,鱼类目不阖睛,昼夜常醒,刻木像形击之,所以警昏惰也。
>>>形状<<<
木鱼的形状,最初的一种是长木鱼,通常都称它为梆子。这种梆子悬挂在寺院的斋堂,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,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。
另一种是圆木鱼,形状类似于一边塌陷的馒头,这种木鱼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。圆木鱼是在僧众赞咏诵经时,敲击拍节。
>>>功用<<<
众僧念经,敲木鱼,以调和音调、节奏,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,让大家凝心一处,不起杂念。
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,昼夜常醒,刻木为鱼,用做法器,是为了警醒昏惰的人,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行于道。一只木鱼启发我们修行没有止境,心灵的磨洗也不能停歇,时时拂扫心灵尘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