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什么是佛教中的离苦得乐

文/慧广法师

一信徒问师:师父,您能给我讲讲什么是“离苦得乐”呢,顶礼师父。

师答:真正的离苦得乐,并不是让你离开痛苦的事物,享有一种逃离的快乐,而是破除执著,改变你对它的态度。比如,你曾经觉得至亲的离世是一种巨大的痛苦,但是当你体悟无常,放下对生死的执著之后,你就会超越这种痛苦,享有一种宁静之乐。这时,苦难就变成了你超越的助缘,因此孟子才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当你做到这一点的时候,就实现了离苦得乐。

其实,许多苦,只是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的失落,而欲望的产生皆源自人的无知。何为人的无知?就是认假成真,执幻为实,将本质上虚幻不实、变化多端的一切,当作永恒存在的真实之物,而妄图永远拥有,生起诸多执著,甚至忘记了,连自己的肉体都不能永恒,又怎么能永远拥有那些同样无常的事物?而智者之所以能成为智者,便是从苦难中窥见慧光的人,改变对“苦难”的态度,才能得乐。

热门评论

undefined

抢沙发
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
查看7条评论
请输入评论内容

举报成功

举报

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

说说你的看法

意见/建议 反馈入口
  • TOKEN
  • 标题/昵称
  • 反馈内容

已反馈成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