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似是故人来:千月万月是一月

新浪佛学

关注

净慧长老离开我们了,离开了吗?想想,似乎没有。不是似乎,是真没离开。明憨大和尚对我说:画家李景森先生,欲画长老行迹,你写文字脚本,如何?长老乃禅宗大佬,呈大象无形之态,藐予小子,德亏智渴,奈何,奈何!

翻看诸多回忆长老文字,发现其中每每隐有长老的一些言行细节,不由大喜。一泓水,一轮月,千泓水,千轮月,千月万月是一月,一月化为千万月,这也真好。于是摘录、整理出二百余则,上呈憨和尚。

下面文字,即由此生发。

觉照

老和尚用时五年,建成当阳玉泉寺。离开时,把大雄宝殿立柱上替换下来的一个小榫头,捧在手上,嗅之再嗅之,说:“这也是一个贪呐,这是我的贪心。”

一个小榫头,见证了长老之觉照状态。随迷随觉,全在当下。他真的把小榫头拿走了,但拿的同时,即已经放下。

人之所以轮回,在于贪心重。为何贪心重?把外物当真了,有一真必有一假。真了它,定然假了我。假我即是轮回的我。因此,能观能照才能觉。

发财法

有人问发财事。

长老说:“天上成天往下掉馅饼,为什么砸不到你头上?若想发财,须‘无我’,把自己与虚空融为一体,掉到哪不都掉在你身上吗?”

此乃真发财法。

都以为弄到自己手上、摆到自己屋里的东西才是自己的,其实错了。贪心的人,其实很可怜,费心费力,弄到手的仅仅一点,但这一点最终也不是自己的。要想拥有,是须放下。放下的越多,拥有的越广。彻底放下,彻底拥有。世界上的理,就这样悖着。正如长老说的:“我是最穷的和尚,一分钱没有;我也是最富的和尚,拥有全世界!”

不肯

明海法师刚出家,一位居士说:“您得道后先度我。”这位居士将此告知净慧长老,长老说:“明海师天天在度你!”

不唯明海师天天在度,佛菩萨更是天天在度。虽然天天在度,我们却没得度,你说怪谁?王阳明诠释“上智与下愚不移”:“不是不能移,只是不肯移”。难道是我们不肯吗?李自成反到京城,有人怪明臣龚鼎孳不能殉国,龚说:“我原欲死,奈小妾不肯。”

不肯时总有理由。

禅在当下

长老开示:“修行要具备因缘,须把事情理顺,不要让杂事缠身。读经之外,每天最好打坐一小时。”一居士问:“少坐会儿行吗?”长老说:“那你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去呢?”

我们总忙,忙得非常应该,却经不住长老一问。

我们所干的一切,都是有理由的,有理由的都是该干的。但真是该干的吗?其实也没有该不该,关键在于状态。长老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,才提出了“生活禅”理念:“在修行中生活,在生活中修行。”修行与生活不二,此乃境界中事,须时时在觉照里。失了觉照,就不是长老的意思了。

忧患

净慧长老早年在北京编《法音》时,墙上挂有虚云老和尚低首蹙眉之法相。四川陈先生见了,说:“这张像,很烦恼的样子。”长老说:“不是烦恼,是忧患。”

忧患人人有,只是分忧什么,患什么。虚云老和尚所忧所患,乃天下众生。盖在他有大悲心。以慈悲心为前提的忧患,才是真忧患。不然即是怨天尤人之“忧”,患得患失之“患”。小忧患,即是烦恼。大忧患,已经不是烦恼,而是担当。

自他不二

何谓福?无祸即是。但祸患总有,惟愿远离自己。人这样想,似乎无不对。因此,别人的事故,往往成为自己嘴上的故事;自己的事故,也往往成为别人嘴上的故事。净慧长老不这样。

某居士来寺院,没赶上第一辆车。行到半路,发现第一辆车出了车祸。居士对净慧长老说:“亏佛菩萨保佑。”

长老说:“真正的禅者,是‘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’的。要有替他人承担痛苦的慈悲和勇气,不要幸灾乐祸。”

众生的苦,我替受;他人的难,我替担;这才是禅者境界。

病人与超人

我等非常人,而是病人,病于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还有一种人,亦非常人,而是超人。超乎人我、自他之别,视万法为一体,知三际为一瞬,得的是无所得,见的是不可见,为的是不用为,通玄通妙,因此时时处处能游戏。

怎么能不成病人而成超人呢?

一心理学家问净慧长老:佛法调心与心理调心的区别何在?

长老答道:“心理调心是把人从不正常调到正常,佛法调心是把人从正常调到超常。”

病人与超人,虽异若天壤,却没出一心。

药方

宋居士说到生意场上的事,感觉一些人没有良心,不知道感恩。

净慧长老说:“感恩是我们自己的事,不要求别人。我们应该做的,真诚地去做,对方怎么做是对方的事,我们不管。”

我们总爱管,管家人,管亲人,管友人,管别人,以为是为他好,以为是菩萨心。效果如何?好处不多,害处不少。为什么?因为不当。时不当,处不当,机缘不当。盖在知见低浅,自以为是。自以为是的不一定是,甚至一定不是。

为什么管别人?因为觉得自己好,自己对,自己比别人高,比别人强。因此生出来的是轻慢心,轻视他人,骄慢自己。

以爱的名义害人,真的不是我们的初衷,别人不接受,所以会有委屈。

净慧长老开出的药方:不管!

这药方真好,真对症。

信心

何谓信心?信心即是信自己的心与佛菩萨的心无二无别。

在一次皈依仪式上,净慧长老讲道:“师父和你们一样,也是要从烦恼的此岸渡过去,到达涅槃彼岸。此岸彼岸,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。”

又说:“师父就像一个掌舵的人,对于保证方向,师父还是有把握的。”

长老的这份自信,才是真信。他知道自己在哪儿。在哪儿?在当下。时时在当下,刻刻在当下,觉照中无失无得。他预知时至,他走得那么利索,他留下那么多舍利。

舍利是什么?是信物。他是靠信而得来,留下来让我们信。崇朗师说得好:“关于信心的建立,老和尚用戒定慧三学的实际道力,做出了殊胜的示范。他用生命的圆满展示,诠释了佛法的不可思议和僧宝的高贵。”

——摘自《清风明月——云在青天水在瓶》(第七辑)  

(来源:邢台大开元寺)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