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许愿?那就来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

新浪佛学

关注

您也曾经在佛菩萨前许愿吗?

您又是否知道

愿望的实现需要什么样的因缘?

怎样的愿望才是不会落空的吗?

什么叫做“愿”

很多人走进寺院,拜在佛前,其实都是带着各自的愿望而来。人人都有愿望,但大家都知道,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是能够实现的。既然如此,就不必因为某一个愿望落空而失望沮丧。如果想要一朵花,最后得到一枝草也不错,就算什么也没有,心也不必受到影响。

在佛教中,本身并没有“许愿”这个词儿,而是“发愿”。佛菩萨们在修行时都会发愿,比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,普贤菩萨有十大愿,药师佛有十二大愿等等;祖师大德也发愿,有的发愿往生西方极乐继续修行,有的发愿入兜率内院听弥勒说法,有的发愿再来度化众生......

这些愿的共同特征是——为他人、为众生所发的,才能称为“愿”。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世俗要求,又贪执在世间的欲乐上,希望事业兴旺、金玉满堂、鸿福齐天,总之就是既要又要,但自己又做过什么善事,真有那么大的福报吗?这样的愿当然是很容易落空的。那什么样的愿才是好的,怎么样才不会落空呢?

有些愿要避免生起

可能我们每天在脑中都会有不同的愿望生起,某日发心佛前供花想求一个相好庄严,某日礼佛祈求阖家平安,某日觉得人生本苦想要断除烦恼,某日阅读佛经想要往生净土或解脱轮回......这些都是善愿。

与之相反的是,有些“愿”要尽可能避免。例如,释迦牟尼佛曾开示过,有位禅定功夫相当了得的修行人名叫郁头蓝弗,有一次在林间禅坐时,被水中的鱼和树上的鸟惊扰,烦躁之时他生起一念想要吃了这鱼和鸟。后来,当他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天(无色界第四天)时,却投身成为一只既能飞又能入水的飞狸,无意中发下的“愿”成了障碍他的因。

所以,不管是许愿还是发愿,都不要助长自己的“贪瞋痴”,而应该是把我们的生命导向美好崇高的愿,它会引导着我们的生命。

愿 就是生命的方向

具体举例,有的出家人在用斋时,会先吃三口米饭,动第一筷时默念“愿断一切恶”,第二筷默念“愿修一切善”,第三筷默念“愿度一切众生”。不管这一生的进度有多快,我们总在向着正确的方向靠近。

修净土的居士念完佛后也会念,“愿生西方净土中,九品莲花为父母,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”

诵经、拜忏、持咒、念佛名号或完成当日修学后,还可以说“愿消三障诸烦恼,愿得智慧真明了,普愿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萨道”

还有一个非常好的“四弘誓愿”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

有愿的生命,是有方向、有目标的,人生不会再迷茫,也不会觉得无聊、没有意义。这些美好的崇高的愿,会把我们的生命导向美好崇高的方向。学佛是很美好的一件事,每天念一遍都是在激励自己,引导自己,带给自己信念和方向感,所修的每一点善法,都汇入了愿海之中,不断地引导我们的生命走向光明。

同时,也要真诚,真正是我们心里认同、喜爱、想要的,越真诚力量就越大,越愿意坚持。人的生命是由无限的生命过程所累积,一生只是一个过程,这一生过完还有下一生,永远都有实现愿望的机会。

最后,有了愿,就要去落实。有愿无行是空愿,虽然殊胜,却不能到达彼岸。但这不是让佛菩萨帮我们去落实,而是自己落实到我们的心和行动上。

每一个愿都功不唐捐

圣严法师曾经说,当他初到美国东部弘法时,花了不少功夫,却一个徒弟也没有,当时有人说“您的愿好像落空了”。

但圣严法师说,“没有落空,我今天是来撒网的,过段时间再来收网、捞鱼。即使没有也无妨,反正网已经撒下去了,总有一天会捞到鱼的。说不定是因为我的网眼太大,鱼太小了,就算现在捞起来,鱼也会从网里跑掉。等小鱼长成大鱼,自然就会进我的网了”。

二十年后,美国东部已经有很多人在学佛了,圣严法师说“到底是不是由我去捞鱼,已经不是重点了。虽然我不一定能得到回馈,表面上好像愿望落空了,然而撒网本身就是我的愿心,正如佛教所说的功不唐捐,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绝对不会白费,一定会有它的功能,即使现在看不到,仍会在未来渐渐展现出来”。

因此,只要我们愿意付出,一定会有所影响,虽然不知道能够影响多少人,但慢慢地一定会展现出效果。就这样,与他人、与众生福祉相关的愿,是一定不会落空的。

许一个这样的愿,发一个这样的愿,就从现在开始,一点都不迟!

编辑 | 慧丁

责编 | 明月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