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不愿修慈悲的理由,概括起来只有一个

新浪佛学

关注

当我们想到佛菩萨时

脑海中首先闪现的

大概率是“大慈大悲”四个字

无论拜哪一尊佛菩萨

都是我们因为相信他们的无尽大悲

能听到众生的祈求和呼唤

而生起虔诚皈依之心

可见,佛菩萨的悲智两种珍贵品质中

慈悲更容易引起众生的共鸣

本期讲堂,让我们一起了解

有关慈悲修习的话题

你真的了解慈悲吗?

很多人对慈悲的理解,往往停留在心地纯良、温暖友善、乐于助人等方面,而不清楚慈悲的完整内涵和意义。

慈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,有怎样的特质?

从广义来说,佛教里的慈悲包括慈、悲、喜、舍四种:

慈心——愿众生永具安乐,及安乐因;

悲心——愿众生永离痛苦,及痛苦因;

喜心——为众生的收获和成功而感到喜悦;

舍心——怨亲平等,知道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的业力和因果。

因此,一个真正慈悲的人不仅善良、无私,还有真诚、智慧、喜悦、松弛、尊重、公允、开放等特征,呈现出乐观积极、充满力量的生命状态。

慈悲之人所在之处,周围的人和环境都会变得光明和温暖起来。如果你身边有一位具备以上特征的亲友、同事,想必你也会非常愿意亲近他,获得安定的力量,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心态。

慈悲究竟值不值得修?

虽然大多数人都喜欢跟慈悲的人相处,但若被问到自己想不想修慈悲、成为一个慈悲的人,内心可能还会存有顾虑。

比如,民间就有“慈悲多祸害”“人善被人欺”等说法,也有人会举农夫与蛇的寓言作为反驳,而日常生活中那些将“吃亏是福”挂在嘴边的老好人,更是让人难以跟随。

这些误解,可能源自对慈悲的误解

1、慈悲就是软弱和忍让?认为慈悲意味着无原则的迁就或忽视自己的需求。其实,慈悲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,而是需要智慧地判断如何帮助他人,并且从学会关爱自己、慈悲自己开始。

2、慈悲只是简单的怜悯心?有些人将慈悲等同于单纯的怜悯、恻隐之心。但真正的慈悲不仅要有同情心,还要有智慧的行动,帮助他人同时不伤害自己。

3、慈悲是牺牲自己来取悦他人?真正的慈悲不仅有益于他人,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,培养善心、开启智慧、增长福德。因此,更多的是收获,而非损失。

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问题,不妨看看凡夫和佛菩萨的对比:凡夫整日为自己谋划、计算,但至今依然活在烦恼痛苦之中;佛菩萨整日为众生着想、奔忙,却圆满了悲智双运的佛果,活在无尽的喜悦和自在中。

《华严经》中更是明确了大悲心与无上菩提间的紧密关系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。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

把握这些要点,你也可以

那么,除了每日诵经、念佛、禅修,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外,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实践慈悲的修习呢?

首先,学会随时随地真诚祝福。每天对自己,对身边的亲友、同事、陌生人,乃至天空飞翔的鸟儿,路上遇到的小猫、小狗,都可以发自内心地祝福他们健康、安乐。

第二,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增长智慧。慈悲需要与智慧结合,否则会变成没有原则和夹杂贪嗔痴染污的“滥慈悲”,不仅伤害自己,也无益于他人。

第三,辨别出行为中与慈悲相悖的不善法。修行无非是善用其心,如果心用对了,即使当下因缘不具足,外在结果不尽如人意,依然是圆满的;相反,如果心用错了,即使结果看上去达成了,对生命来说依然是在造不善业。

第四,避免期待回报或自我感动式的付出。在实践慈悲的过程中,我们很容易被自我感觉所欺骗,进入两种误区。

一种是虽然付出,但心底却期待着回报。这种回报不一定是金钱、财物上的,更有可能是对方的认同、肯定、感谢、接纳。一旦得不到,便“因爱生恨”。

另一种则是一厢情愿、自我感动式付出,不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、需求、意愿,令对方倍感愧疚、压力和负担。

把握以上要点,在生活中不断实践、反思、纠偏、提升,一定能不断向佛菩萨那样的慈悲品质靠近。

慈悲的修行远比很多人想象的

要更加细微深刻、富有智慧

让我们在理解、关爱他人的同时

也懂得圆融善巧地

处理自己的心念、情绪和行为

对每个生命,乃至世界的光明美好

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

如果有人不愿意修慈悲

理由大概只有一个

那就是“误解”

愿大家都能正确理解、实践慈悲

为自身,为更多人

带去最真诚、吉祥的祝福

编辑 | 普秀

责编 | 明月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