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忍辱不辩,寡言不争

弘化社

关注

/逍遥子

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

一张利口,不能改变真理;巧舌如簧,无法扭曲真相。巧言令色不足以取信,唯有真诚实干才打动人。

善辩不如不辩,美言不如寡言,做到忍辱、不争,才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。

01

忍辱不辩

“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”真正有智慧的人,不屑于逞口舌之利,他们深知与其唇枪舌剑,不如修行自己。

苏轼说:“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”世间有大勇的人,被人侮辱诽谤,也能“宠辱不惊,淡定从容”。

清朝有个人叫魏廉访,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,乐善好施。

一次,魏老先生被请到病人家中治病。他走后,病人发现藏在枕头下的十两银子没了,病人的儿子怀疑是魏老先生拿的,魏老先生不加辩解,就把银子给了他。

后来,病人康复,在床下找到了银子。病人带儿子一起登门道歉,老先生却毫不介意。魏老先生说:“我受点委屈不要紧,让你心情安顺,快点康复更重要。”

父子俩感激涕零,从此“魏善人”的名声也传开了。

庄子说:“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定乎内外之分,辩乎荣辱之境,斯已矣。”

人生难免会受委屈,一个内心丰盈的人,别人的赞叹不能让他更用力,别人的非难不会让他更沮丧。

不争眼前的荣辱,不辩一时的是非。遇到责难,忍辱不辩,退一步让一分,用自己的力量去背负、化解是非。

02

寡言不争

“话说多,不如少;惟其是,勿佞巧。”话多不如话少,不要谗佞,也无需工巧,实事求是就很好。

言不在多,而在精,一语中的,字字珠玑。

正所谓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,世间万物皆是如此,沉默比喧嚣要更具有力量。

春秋时期,楚庄王刚开始统治朝政,三年内不发布政令,也不治理朝政,有大臣劝谏,隐喻地说道:“大鸟三年不飞翔,不鸣叫,是为何?”

楚庄王回答道:“不飞翔,是为生长羽翼,不鸣叫,正是在观察。你大可放心,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
果不其然,半年后,楚庄王亲自处理朝政,除奸佞,拔贤臣,自此楚国迅速崛起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

正如《周易》有云:“吉人之辞寡,躁人之辞多。”最具有力量的人,往往是沉默寡言的。

夸父追日沉默不语,最终用自己的身体孕育了世间万物;鹏程飞翔万里无言,最终飞向远方;水滴日夜静默,最终成功穿石。

“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”。大智慧大而化之,小聪明才会争论是是非非。

不争不辩,不是因为懦弱,而是因为见识多了,明白多了,内心也就不再狭隘,不再偏执。

《道德经》中讲: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”

内心大气而笃定,宽容而仁慈,修炼自己,静默于心,方可功到自然成。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