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炎炎夏日,以这“三冷”自得清凉

弘化社

关注

酷暑盛夏,火伞高张。人的情绪也容易因气温升高而变得焦虑不安。

这时我们不妨借用《菜根谭》里的智慧,自我“降温”,做个冷静理性、情绪稳定、沉着踏实的人——“冷耳听语,冷情当感,冷心思理。”

冷耳听语

冷耳听语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,都能用冷静理性的态度,听取分析他人的建议,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。

汉光武帝刘秀在称帝前,曾与自立为帝的王郎大战,并最终消灭王郎。清点物品时,发现了很多刘秀手下私通王郎的信件。

有人很气愤,建议刘秀把那些与王郎通信的人抓起来,通通处决。可刘秀并没有采纳,而是连看也不看,就把信件全部扔到火盆中烧掉,说:“事情已经过去了,就不必再追究了,希望那些做错事的人,从此静下心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。”

刘秀的做法,使那些私通王郎的人松了一口气,他们从心眼里感激刘秀,从此心甘情愿为他效劳。

关键时刻,刘秀没有被情绪冲昏头脑,也没有被他人的言语所影响,而是客观理性,冷耳听语,做出了有利于大局发展的决定。

《管子·宙合》有云:“耳司听,听必顺闻,闻审谓之聪。”

耳朵是负责听的,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,这才叫作聪明。

现实生活中,受当时情势的影响,耳朵可能会省掉“审查”这个环节,出现“失聪”的情况,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。

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,不妨采用“冷耳听语”的方法,这样,无论外界如何聒噪,都能保持耳根清净,从而理性地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。

冷情当感

生活中,面对一些影响心绪的问题时,人们往往会头脑发热。情绪一上头,失去了理性,做出了令自己后悔的事情。

对此,古人告诫我们要“冷情当感”,即用冷静的心情,处理感情问题。

公元383年,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,企图一举消灭东晋。而东晋方面,兵力仅有八万。

在敌众我寡的悬殊对比下,东晋将领谢玄却能保持冷静,仔细分析敌我形势,制定出正确的作战策略。

他利用苻坚的轻敌心理,诱使前秦军队后退,然后让事先埋伏的士兵在秦军阵后大喊“秦军败了”以扰乱军心,致使秦军阵脚大乱,溃不成军。

东晋军队以少胜多,取得了“淝水之战”的胜利。

这场战役的胜利,离不开谢玄的冷静分析和果断决策。在巨大的压力和困难面前,他没有被恐惧和焦虑所左右,而是以冷静的头脑洞察战局,把握战机,最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。

“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。”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。

每当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,能够沉着冷静,举重若轻,应对自如,不慌不乱,这种境界和修养,是古代贤人的风范,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。

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
冷心思理

面对问题,以冷静的头脑,思考理清其中的各种道理,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;反之,则只会令事情越来越糟。

长平之战,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发生的战略决战,秦国方面由白起担任主要指挥官,赵王派赵括担任主帅。

秦将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,采取了佯败后退的战术,让赵括取得了几次“胜利”。果然,尝到甜头的赵括得意忘形,不顾形势,亲自率领40万大军与秦军进行正面决战。

头几次交战,秦军还是采用佯装失败的战术,诱敌深入,志得意满的赵括带领大军紧追不舍。

可当赵括带领大军追到秦军大营时,后方却突然传来消息:赵军的后营已被秦军攻占,粮道也被秦军切断。结果赵军被秦军全部包围。

在这场战役中,赵括性情急躁,盲目乐观,对敌人的战略战术不加分辨,最终导致失败。

孔子曾言:“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,则大事不成。”

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切勿贪图一时之快和眼前之利,否则将陷入偏离正轨、功败垂成的境地。

人生路长,无论遇到任何困难,我们都应时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。

古语云:“心浮气躁者,一事无成;沉着冷静者,百福自集。”

人越是浮躁,越容易失去对事物的理性判断,结果与成功擦肩而过;越是沉着冷静,坚定忍耐,就越容易取得好的结果。

用冷静的耳朵听别人说的话,用冷静的心情处理感情,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,终将收获不一样的人生。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