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摩诘之美: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
文/禅文化网
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着名的在家菩萨,维摩诘,意译为净名、无垢,意思是以洁净,没有染污的人。
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,家有妻妾,财富万贯,奴俾成群。他虽在俗尘,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,其修为高远,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。他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,深闻法要,契入不二;他勤于攻读,虔诚修行,能够处相而不住相,对境而不生心,得圣果成就,被称为菩萨。
佛陀曾至毘舍离城,善思童子献花与佛,佛陀为他说法,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。月上女出生时,不曾啼哭,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,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,犹如金色,照耀家内。八岁大时,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,引起城内诸大臣、居士、长者、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,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,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,发菩提心。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,与声闻、菩萨讨论佛法妙义,并蒙佛授记。所以经中描述维摩居士“虽处居家,不着三界;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”,这种不可思议的宿世妙缘,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,维摩居士则堪称是佛陀时代第一居士。
他奉行菩萨道,为度化声闻二乘人,运用权巧方便,乃至示现生病,而由佛陀弟子、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的探病过程,凸显维摩居士悲智双运的菩萨道精神。他往来于各阶层,经商讲信用,甚至出入各种声色场所,随缘度众,也都是为了要宣扬大乘佛教的教义。他教导娑婆众生,当下照见心灵净土,创造美好世界;阐说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,强调“烦恼即菩提,不离生死而住涅盘”的不二法门,提供修行人治病的妙药良方。
《维摩诘经》,就是记载维摩诘居士所说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的经典。本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后,即在我国盛行,历代以来多达七种汉译本,目前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畅,评价最高,流通也最广。这部经是最长的白话诗,共两万五千言;也是一部最佳的剧本,富艺术创作价值。除了文学艺术价值之外,最重要的是,本经已经成为在家居士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。
‘虽为白衣,奉持沙门清净律行’,白衣是代表平民的意思,是相对于做官或出家的人而言,中国的出家人穿缁衣,是染了不漂亮颜色的布。维摩居士虽然是在家人,但能够奉守出家人的一切戒律的行为,心是出家的。
‘虽处居家,不着三界’,虽然表现是在家人,心已经跳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三界,一切不执着。
‘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’,虽然与在家人一样,有太太和孩子,可是一直修的是清净行。
‘现有眷属,常乐远离’,本身有许多眷属围绕,像是父母、妻子、朋友、学生等等都算,可是不留恋这些,更超越这些。
‘虽服宝饰,而以相好严身’,穿着打扮不是为了彰显自身的富贵,而是展露出庄严相好。
‘虽复饮食,而以禅悦为味’,在家人当然要吃要喝,但不是暴饮暴食,一切的饮食营养是为了自己得道。
‘若至博奕戏处,辄以度人’,也去娱乐场所,但是他去这些地方是为了方便教化度人,在那个场合仍然还在布施持戒。
‘受诸异道,不毁正信’,了解一切外道,但是以佛法的正信教化人。
‘虽明世典,常乐佛法’,懂得世典是世间一切学问,但真正的中心是修佛法。
‘一切见敬,为供养中最’,因此维摩诘居士到任何场所都最受到尊敬,受人供养。另一个意思也可以说,维摩居士自己对待一切众生,都是以最尊敬的心,没有看不起任何人,都是在以法供养。
‘执持正法,摄诸长幼’,他坚持走正佛法,毫不马虎,宁可将身下地狱,不把佛法当人情。
‘一切治生谐偶,虽获俗利,不以喜悦’,维摩居士也做生意,一切谋生的事业都做,谐,是描写他谈笑轻松和谐的样子。偶,是什么都来。但是赚了钱也不会高兴,都是为更好的布施。
‘游诸四衢,饶益众生’,外出游玩,随时随地都在做利益别人的事,到了哪里,哪里都沾他的光。俗话说‘龙行一步,百草沾恩’,就是这个意思。
‘入治正法,救护一切’,他在所住的毘耶离城等于是当地的主席,尽量爱护犯错的人,重的罚减轻,轻的罚取销。如果居士从政或者执法的话,要有智慧,但是不能一味的慈悲。
‘入讲论处,导以大乘’,到了学术团体,他会用种种的方法,引导人走入佛法的大乘道。
‘入诸学堂,诱开童蒙’,到了幼儿园小学,会用诱导的教育教导不懂事的孩子们。
‘入诸淫舍,示欲之过’,他连妓女院都去,但是他在其中说法,使人解脱淫欲。
‘入诸酒肆,能立其志’,他也去饮酒场所,有酒德,喝酒心不醉乱,因自己的清醒,能使酒徒不沈迷,能自救自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