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这混沌的世界哪里可逃

新浪佛学

关注

文/张超

《史记》有云: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娑婆世界里,名利的风无处不在,还夹杂着不安;尘世中人,我们的身口意如幡,常不能如如不动。六祖慧能说:风吹幡动,非风动,非幡动,仁者心动。

于是,这混沌的世界,纷繁的生活,便从我们躁动的心念中开始了,也就有了我的抱怨,你的痛苦,他的烦恼……

人们为了名利,为了物质,拼命地奋斗着,相互攀比,苦苦向外追求,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。我,90后一枚,虽处世未深,却也烦恼不断。

我是在爸妈的争吵打斗声中长大的。从小就很老实,这能讨得大人们喜爱;害怕冲突,对所谓的强者与强势,我向来抵触。青春期,我常常封闭内心,沉默是我最好的状态。岁月流逝,我一点点长大,但长大的却只是身体,原生家庭的烙印一直都在,内心并未变得光明。

慢慢地交际圈大了,接触的人多了,碰到的事各式各样,无名的烦恼也一一出现了。跟朋友发生矛盾冲突,我很抵触,习惯性地抱怨对方;遇到困难挫折,我很郁闷,惯性地去排斥。我通过跑步或听音乐,亦或去找好友倾诉,来化解内心的情绪。每每如此,内心或会小小的安宁一阵。然而却发现,它们仍会无数次地轮番出现。且不说这些情绪痛苦在生生世世地轮回着,起码在这一生,在不同的年龄段,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中,它都在。以前未接触佛法,因为无明,在这些对境出现时我是无力的,更是烦恼的。

现在,我与师兄们一起学习法义,观照自己,真是一件很美的事。每周的共修,我很感恩,也很欢喜,师兄们家庭、事业经验的分享给了我很多启发。自己在座下修中,也有受益。

我现在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实习,是初入职场的新人。领导是位中年女士,很严格。前几天她让我拍一些室内建筑材料的样品,并把照片插入到Excel表格里。我很认真地完成,发给她看,迎来的却是一顿训斥,毫不留情。她咄咄逼人的气势,让我很压抑。我顿时在心里抱怨:就这办公室的光线环境,能拍出什么效果?你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痛。

嗔恨、委屈瞬间再现,好不舒服。那周法义是《生命的回归》,我学着观照自己。

在情绪生起的那一刻,我明显觉察到颈部的筋脉绷得很紧,胃部有点难受。这种身体感受出现过很多次,在儿时爸妈的争吵里,在学校跟同学的冲突里,在很多对境里,熟悉却很讨厌。除了身体反应外,我还感受到内心的嗔恨、抱怨、委屈与压抑。负能量爆棚的感觉很熟悉。

我安静地坐着,靠着椅子后背。这些熟悉的“老朋友”,以前它来的时候,我都忽视它,逃避它。可是越是逃避的东西越会轮番出现。我静静地感受它的存在,就像吃菜时感受菜的咸淡一样。同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看自己的情绪,也问自己,为什么我这么不喜欢它们?

修学法义后,我认识到很多事物没有好与不好,只是因缘而生。面对此刻的抱怨、委屈与压抑,我要包容这位“老朋友”,接纳它的存在,它也只是因缘而来。我这样试着接纳、包容,反而感觉情绪消化了很多。

那一天,我都在思考问题、观照自己。这位领导多次批评我,很少考虑我的感受,我试着用缘起法来观察修。感召领导训与批评的第一个因缘,是我自己事情做得的确不够尽善尽美,没有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去考虑要达到什么效果。第二个因缘是我常私下跟别人吐槽这位领导,很习惯地抱怨她。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,这些抱怨的力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,便是她对我的指责。观想后,我几乎没有对立情绪了。再往好的方面想,领导的指责与批评,也锻炼了我抗压能力。这些利益是真实存在的,只不过以前我没想到。

如此一来,我发现观察修还是有点意思的。无论什么对境出现,我的感受、情绪、观念,皆由我的心产生。我知道这些对境以后还会出现,也不可能一两次的觉察与观照就会彻底改变自己。

生活继续,修行继续,我会努力珍惜每次对境出现的机会。每一次对境,都暗藏着一把解惑的钥匙。我告诉自己要无条件地接受它。只有接受了,才有机会去了断。

生活中,尘世里,各种风很多——利,衰,毁,誉,称,讥,苦,乐。再次研读慧能禅师的话:风吹幡动,非风动,非幡动,仁者心动。我开始有所警惕和觉察了。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