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佛学

布袋和尚与弥勒道场因缘

文/中国宁波网

佛教界认为弥勒转世在奉化,并在奉化岳林寺出家圆寂,自然地把奉化当作佛教圣地,把他经常现身的岳林寺和雪窦寺当作弥勒道场,大大提高了奉化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。

生活中的布袋和尚,经过后人运用雕塑、文学等艺术手段加工提高,形象更加可爱。他积极乐观,待人宽容,劝人为善,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,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部分,世世代代影响着奉化人民。

奉化的岳林寺和雪窦寺,是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主要传道之地,因而是两所主要的弥勒道场。

岳林寺,全称大中岳林禅寺,位于奉化原大桥镇岳林路东首。前身为南北朝时的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所建的祟福院,位于县江之西,后唐丞相李绅书额。唐代大中二年(848)僧闲旷迁建县江之东,改称岳林寺。元、明时寺院累毁累建。至清朝顺治年间再次遭毁。康熙十二年(1673),僧楷庵建天王殿、方丈室和普同塔,寺复中兴。光绪十四年(1888),寺崩垣毁,钟楼火焚,僧文杲四方化缘,重兴弥勒道场。抗日战争期间,弥勒殿被日机炸毁,胜利后修复。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岳林寺规模宏大,布局讲究,很有特色。整个寺院像一条巨龙。山门两边一对砖塔象是翘起的龙角,敞开的山门像是龙嘴,山门内的两个园形放生池,恰似一对龙眼,人内天王殿、大雄宝殿,崇宁阁、兜率宫、大悲阁依次排列,好像一条龙身。岳林寺鼎盛时期有房屋999问,寺僧200余人。岳林寺铜钟名闻遐迩,每天清晨,僧人做课,钟声响彻四方,方圆10余华里均可耳闻。

1955年,钟楼被雷电击毁,1958年11月27日寺院失火,仅存南厢房一座。岳林寺名扬海外,直至寺院被毁以后,仍有日本僧人到原址烧香礼拜。1995年,政府根据社会各界要求,落实宗教政策,重现弥勒道场,成立了修复岳林寺筹备领导小组,由僧人组成筹建委员会,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悟道大和尚兼岳林寺方丈。根据历史变化,选择布袋和尚故乡长汀村奉中山中岙圹作为新址,规划占地150亩,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重建的岳林寺题写了寺额,开始着手重建。

雪窦寺,全称雪窦资圣禅寺,地处奉化溪口镇西10公里的雪窦山中心。它的前身是晋时女尼所建的瀑布院,原在山顶的瀑布口,唐代会昌元年(8410迁移到今址。咸通元年(860)寺毁。867年修复,改称瀑布观音禅院。景福元年(892),南岳常通禅师来主寺事,刺史黄晟施田l 300余亩,扩建佛殿斋宫、钟楼经阁、禅房藏室凡数百楹,成为十方禅院。常通成为雪窦寺开山第一祖。南宋宁宗时评定寺院等级,被列为天下“五山十刹”之一,明时又被列为“天下禅宗十刹”之一。明崇桢十六年(1643),寺遭兵灾又毁,清顺治八年(1651),僧石奇重建,殿阁巍峨,石奇被称为“中兴之祖”。自唐至清,住持禅师48人。新中国建立后,政府曾于1953、1962年两次拨款修缮。文革期间,由于白蚁蛀蚀和人为破坏,在1968年8月,除留下东厢房外,悉被拆除。1984年8月,恢复佛事活动。次年成立修复雪窦寺筹备委员会。在各方资助下,1986年6月正式动工,到l999年,大雄宝殿、弥勒殿、天王殿、法堂(藏经楼)等主殿相继完工,其他山门、钟鼓楼、方丈殿、祖师堂、伽蓝殿、观音殿、地藏殿,厢房,斋堂等也先后落成。

雪窦寺不仅在国内有很大声誉,在海外也很有影响。宋代高僧智鉴禅师,是日本佛教徒崇拜的祖师,上世纪80年代,13本学者村上博优曾携带他所撰写的雪窦寺史稿,来寻觅智鉴禅师和永明延寿禅师(佛教名僧,曾在雪窦寺著百卷佛学名著《宗镜录》)的史迹。临济宗名师无准师范禅师曾给日本镰仓寺、建长寺二祖,园觉寺开山祖,园通寺开山祖讲授佛学。宋代知和禅师在妙高台说法讲禅,传说老虎也来听经,在日本流传甚广,许多寺院都有《老虎听经》的图画。雪窦寺在台湾影响很大,有的台胞称其为“蒋介石家庙”,为其修复出资最多。1990年兴建的“弥勒宝殿”,就是由台湾高雄妙通寺方丈传闻比丘尼等捐资,数额巨大。近年,美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佛教界人士前来观光、朝拜、做佛事,并常有捐赠,天王殿内重达1 0余吨的戴冠弥勒就是新加坡居士铸成运来。

此次重建雪窦寺,为突出弥勒佛在雪窦寺的地位,在天王殿正面立天冠弥勒铜象,弥勒殿正中塑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巨像,周围千尊弥勒,千姿百态,创意新颖,背景为佛教五大名山,即山西五台山、四川蛾眉山、安徽九华山、浙江普陀山和奉化雪窦山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:重修后的法堂(藏经楼),高26.6米,宽36.6米,进深20米,建筑占地2300平方米,材料纯用进口整棵木材,高大雄伟,重檐三层,飞檐翘角,堂前石雕龙柱,气派华贵,为东南诸刹法堂之冠。寺内现有古迹文物计有两棵枝叶茂盛的汉代白果树,清代皇帝御赐的玉印、玉佛、龙袍、袈裟、龙钵,“大清龙藏”经书,爱国将领张学良两株手植楠木,冯玉祥给太虚法师手书“抗日救国”,以及赵朴初书赠的宋代明觉大师《颂古》等。

布袋和尚成为弥勒造像、奉化成为弥勒道场以后。来奉化朝圣拜佛、探胜观光的人数日益增多,也引起了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关注。自宋以来,历代皇帝对雪窦寺、岳林寺赐封赐物不绝,更扩大了两所寺院的声名和影响。

宋代是雪窦寺的极盛时期。淳化二年(992),宋太祖敕赐佛经,次年又钦赐石刻御书两部。咸平二年(999),宋真宗御赐“雪窦资圣禅寺”寺额。《雪窦寺志》记载,景佑四年(1037),宋仁宗梦游雪窦山,遣内侍张履新送来沉香山子木雕假山,白金、龙袍等物,从此,雪窦寺号称“应梦道场”。淳祐五年(1245),宋理宗为雪窦山御书“应梦名山”,寺僧广闻刻石建亭于寺南,名“御书亭”,今遗迹仍在。宋朝一代,皇帝一共对雪窦寺下过41道敕谕,可见重视的程度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御赐雪窦寺玉佛、玉印、龙袍、袈裟、铜磬及经书等,方丈果如特地赴京师领回。蒋介石与布袋和尚、雪窦寺、岳林寺也有很深的历史关系。他的迁四明(今宁波)第二代始祖蒋宗霸,是布袋和尚的弟子,跟随布袋和尚云游3年。蒋氏世代信佛,对这位远祖的师父礼拜更殷。蒋介石每次回乡,都要到雪窦寺参拜。据已有文字记载,从1920年到1930年,10年时间蒋到雪窦寺拜佛11次。1927年8月,蒋介石第一次下野,在家里住了一夜之后,即上雪窦寺,连住11天,求佛保佑他东山再起。现在悬挂在雪窦寺山门上的“四明第一山”门额,就是他这次逗留雪窦寺期间,应方丈朗清之邀所亲书。

加载中...